天各一方的同学们
作者:叶在飞 日期:2012-04-26 17:57:45
校庆刚过,昨日几位大学同窗又在北京小聚,共同欢迎一位老同学由甘肃来京。我的大学同学们如今大都天各一方。当年我们为了相同的理想从祖国的21个省、市、自治区来京求学,而后大家又带着各自的抱负、奔向各自的前程。有人毕业后就去了陌生的城市,有人几年来走南闯北,也有人去国外工作或深造。同学中大多数都保持着联系和往来,很遗憾,也有些渐渐淡出了联络圈。
同学是我们的人生财富和宝贵资源,能从祖国各地相聚到同一屋檐下、同窗甚至同寝4年也是难得的缘分。一个人如果和自己的同窗都无一成为知己,那么他在精神世界上也一定是贫穷的,在社会上又当何以立足。回想起几年前离校时的情形,当时我牵头给班级做了一本同学录,每个人都写下了自己的临别感言,我给大家的留言是一首五律《别同学》,原诗如下:
别 同 学
一曲东风破, 几曾共举杯。
前程祝美满, 歧路叹相违。
海阔凭鱼跃, 天高任鸟飞。
甘劳民建苦, 处处有丰碑。
“工民建”是我们专业的旧称,现在叫“土木工程”。我当时想:同学们都在各自的工程、设计、建筑岗位上辛勤劳作,若干年后,无数高楼大厦都将是我们的亲手树立起的“丰碑”。其实同学们离校后发展得如何,也会从侧面反映了学校的培养是否成功。我希望我们都能是成功的,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才能看得更远,但不管发展得是否更好,同学间的情谊是不变的。
记录友谊,并不是为了感慨过去。相聚如同一次间歇,老朋友间倾听人生旅途的感悟,分享事业上的进步和生活中的美好。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我想有机会我一定会走遍大江南北,与身在各地的同学和老朋友们再相会。
昨晚,我和老四给爽哥接风,多日阴雨的北京也变得风和日丽
近两年我于上海出差频繁,与“上海滩”的两位设计师没少相见
“一桥飞架南北,天堑变通途”
2011年5月在武汉见到了壮士——现在已经是“柯老师”了
2011年4月,队长在平谷举办婚礼
一声声熟悉的“绰号”,拉近了我们相隔的距离。不知道天各一方的老同学,身边是否也有人会这么亲切的称呼你?
后面是补充的,2012年6月30日与天津、武汉的同学们聚会:
2012年11月,“王朱联姻”留影:
王朱联姻的“汉唐婚礼”,着实很有特色。回想起当年北京工地上那个无所畏惧小伙子,后来风尘仆仆的南下发展,回到北京、又去往国外,那时候涛同学每次海外归来都要在北京落脚,因此我们每年都得以聚上两次。岁月匆匆而过,让我感到遗憾的是,涛同学最终没有留在北京与我们并肩战斗。洪城的生活应是另一番景致,然而无论景致如何,相信他们的生活都会充满精彩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