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县略影
作者:叶在飞 日期:2013-04-05 22:32:23
清明时节,东北的天依然飘着雪。从锦州驱车往北就到了义县,春雪中的小城显得分外静谧。
义县是辽宁省锦州市下辖县,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辽西古城。夏、商、西周时期,义县地属孤竹国,孤竹国从立国到灭亡存在了940多年(约公元前1600年-公元前660年),西周末年为齐桓公所灭。战国时期,义县属燕国辽西郡,郡治所在阳乐(今义县西)。自西汉起在此设县、东汉立郡,金代改为义州,明初为义州卫,属辽东都指挥使司(今辽阳市),清代恢复义州之名,雍正十二年(1734年)设知州,改属锦州府。
全县现辖8镇3乡和7个满族乡,240个行政村,政府所在地为义州镇。自设县至今,义县已有2000余年历史,由于地处“辽西古道”要冲,义县成为历代兵家之战略要地。作为辽西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义县诞生过诸多历史名人:大辽国萧太后、元代名相耶律楚材、明朝著名诗人贺钦、炮兵司令朱瑞皆诞生于此。
说起义县悠久的历史,义州卫城便是的重要见证之一。据史料记载:义县古城是明代著名的义州卫城,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(公元1389年),都指挥何浩在旧城址筑义州卫土城。明宣德元年(公元1426年),都指挥楚勇改为土石砖城,后又多次修葺。古城呈正方形,周围九里十步,城墙高3丈,底宽1.8丈,顶宽1.2丈。墙顶上外有垛口,内有栏墙,中间为马道。城墙四周有炮台16座,垛口800余。设有四门:东曰熙春,南曰永清,西曰庆丰门,北曰安泰。门上皆重楼。南门上有清同治六年(1867年)间的瓦房3间,中悬一额,上书:“金汤巩固”四字。门外皆绕以月城,俗称“瓮圈”。各城门内侧倚墙有登城马道。卫城外有护城河。周围九里一百六十六步,河深1.5丈,宽1.8丈。护城河上建有桥梁。
由于历代兴衰演变,卫城城垣和多数城门相继焚毁、护城河已影踪全无,如今之义县仅有城北“安泰门”城楼尚在,断壁残垣难免让人感慨。
“安泰门”城楼遗址外一片空茫,放眼放去是蜿蜒南下的大凌河。大凌河是辽西最大的河流,河水看似蜿蜒柔弱,汛期来临时整个河床都会被洪水所充满。
义县火车站,始建于1921年,站楼为伪满时期所修建,目前是三级站。不得不说,建筑才是历史最好的记录。
义县被称作是“古生物化石的宝库”,迄今为止,发现诸多中生代、晚侏罗系、热河生物群。2002年在义县金刚山九佛堂的地层中发现的鸟类化石,距今约1.2亿年,早于德国出土的始祖鸟近千万年。这种生物真正具有了一定的飞行能力,代表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中间环节,被称为“中华神州鸟”。照片为火车站广场中央的“中华神州鸟雕塑”。
位于义县城北的奉国寺,始建于辽开泰九年(公元1020年),原名咸熙寺,当地又称为大佛寺,是义县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。如今之奉国寺中建筑多为一九八八年所重建。
义县悠久历史文化的代表作还有相传始建于公元前2600年前的宝林楼、北魏时期的万佛堂石窟等名胜古迹,县内还有诸多美丽的自然风光,有兴趣和时间的朋友不妨来此领略一番,相信东北的山水人文一定会给大家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。